冯培彦:用奋斗奏响生命强音
当别人拥有彩色童年的时候,他却遭受小儿麻痹症的折磨;当别人父母健在的时候,他却失去了至爱的双亲;当别人上学工作的时候,他只能望而止步——默默拿起手中的纸笔,开始自学和创作。冯培彦,这个饱受人生苦难的重度残疾人,用意志和决心艰苦创业,用奋斗奏响了生命强音,在爽朗自信的笑声里,流露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。“身体残疾但意志一定要坚强,老天对我的不公平早已转化成一股动力,我相信自己能扭转命运,创造幸福的生活。”
冯培彦,1961年出生在榆阳区余兴庄乡一个偏远的小山村,3岁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,这个原本就贫穷的家庭,因此而雪上加霜。生活的拮据和落后的医疗条件,使他四肢三残、腰背畸形。屋漏偏逢连夜雨,接着,他又失去了至爱的父母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幼小的冯培彦慢慢长大,但也早早地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。冯培彦告诉记者:“小时候我最怕走路,因为一出门就有一群人跟在后面,像观赏怪物一样,学我一瘸一点地走路,嘻嘻哈哈地笑个不停,还不停地叫‘冯瘫子’。”
提起辛酸的往事,冯培彦没有太多抱怨,虽然人们的嘲讽让他伤心痛苦,让他对日后的生活感到绝望害怕,但幼小的他在家人的鼓励下,开始自学拼音、汉字。他知道自己还有能写字的左手和一个健全的大脑。因为没有文化功底,他自学起来非常吃力,一支笔、一张纸、一本新华字典成了最好的伙伴。冬天太冷,他只能蜷缩在被窝里,以致冻伤了右手;煤油灯太贵,他只能长期在月光下看书,眼睛视力下降得厉害。逐渐地,他掌握了基本的汉字、成语,后来开始自学初高中语文、数学,身处逆境却锻炼了他与命运抗争的意志,他走上了自学写作的艰难路子。
命运总是千回百转。1984年,冯培彦的文学写作慢慢走上正轨,他长期对周围的事物仔细观察,对农村的一草一木认真揣摩,对乡亲的举手投足耐心品味,从而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。终于,他的第一篇文章正式发表了,《种草种树发展畜牧》被榆林广播电台采用。当他听到村里的大喇叭上播出自己的文章后,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。冯培彦说:“当时感觉像得了诺贝尔奖一样,虽然是小小的篇幅,只得了8角钱的稿费,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被采纳,觉得很兴奋,自己总算找到了一条谋生的道路。”他不断告诫自己,要继续坚持,要用自己的笔杆子开辟一片新生活。从此,冯培彦走上了潜心写作的艰难历程。
从1984年7月至1985年1月,冯培彦整天埋头写作,仔细研究各类报刊杂志,相继写出了105篇文章,发表了74篇,还第一次参加了全县通讯工作会议。当人们得知会场里唯一一个农民通讯员就是他时,许多人都难以置信。1988年11月21日,冯培彦创作的题为《情到深处无怨忧》的报告文学被《陕西日报》发表后,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,也受到省市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视,领导同志亲自批示解决了他家进城的住房和生活等问题。20多年来,冯培彦在各种报刊杂志和广播电台上累计发表了上千篇文章,赢得了社会的关注,也获得了关中姑娘姚宝娣的爱情,并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。他感慨道:“我真没想到笔杆子给我带来了这么多,让我解决了温饱、组建了家庭,受到了别人的尊敬。”
正是由于在逆境中不断历练,冯培彦逐渐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天空。与此同时,从1997年起,他又开始刻苦自学法律。“看到许多农民工辛辛苦苦打工一年,却讨不来工资,内心真的很难受。”他决定用自己的力量,掌握法律知识,开始代理诉讼案子。10多年来,冯培彦无偿办理了400多件有影响的案件,内容涉及农民工讨薪、债权债务纠纷、民事合同纠纷等,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。如2002年办理的榆阳五金厂29位退休工股权侵权案件,为当事人挽回300多万元经济损失,被社会传为美谈。在办理农民工工资追讨案件时,他为400多名工人追回了工资,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,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。近年来,冯培彦又积极投身公益事业,开始从事经营性公墓项目,目前这一项目正在完善手续和基础设施建设,2013年清明节前后即将建成,届时将带动更多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。
冯培彦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后说:“命运从不相信眼泪,悲观也无法弥补过失。我觉得,人只有自己相信自己,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开辟一片新天地,那么,再大的残疾、再多的痛苦都不值一提,生活回馈你的也将是无尽的幸福。”